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,关注科技、手机、电脑、智能硬件、电脑知识!
当前位置:主页 > 手机 > 行情 >

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創始人身價縮水1.3億

导读:

原標題:視覺中國如何陷入版權“黑洞”?

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創始</p>

  </div> 

<div id=

原標題:視覺中國如何陷入版權“黑洞”?

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創始人身價縮水1.3億

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創始人身價縮水1.3億

視覺中國陷入版權黑洞創始人身價縮水1.3億

  因給“人類首張黑洞照片”以及國旗、國徽等圖片標注版權所有,視覺中國陷入版權“黑洞”。4月11日起,該事件持續發酵。

  昨天,天津市網信辦依法約談視覺中國網站,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,全面徹底整改。對此,視覺中國再次發表致歉信稱,將全面徹底整改,在此期間暫時關閉網站。與此同時,東方IC、全景網等也無法正常打開。

  視覺中國被廣為詬病的“維權套路”什麼樣?事件對版權經營有何影響?法律專家對此又是如何評價?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將進行一一解答。

  4月11日,視覺中國陷入黑洞照片輿論漩渦,后被共青團中央官微點名指出利用國旗、國徽圖片牟利,隨后一眾藍V排隊評論自家logo也被視覺中國收為囊中之物,甚至連歷史書上的人物圖也不放過。

  而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,4月12日,天津網信辦通報稱,連夜約談視覺中國網站,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,全面徹底整改,並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,進行督導檢查。

  視覺中國發布微博再度道歉稱,接受廣大網民和媒體的監督批評,全面配合監管部門徹底積極整改,目前,公司已採取措施對不合規圖片全部下線處理,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。

  繼視覺中國關閉網站開展整改之后,受此事件影響,圖片網站東方IC、全景網的官網也相繼無法打開。有網友截圖爆料稱,東方IC、全景網此前同樣存在大量與國旗、國徽有關的圖片,其中東方IC將這些圖片標注為“免稅版RF圖片”,即免版稅金版使用版權模式,具有“一次購買、多次使用”的特點,不能轉讓或再次出手。全景網則將國旗圖片尺寸分為各種型號,標明“廣告用途並包含標准授權所有用途”,最高售價達3000元一年。

  昨天晚間,有網友稱視覺中國旗下的另一個版權交易平台VEER仍在正常運作。北青報記者通過查詢企業信息,發現該網站確實為視覺中國旗下企業運營。不過截至北青報記者發稿時,這家聲稱免版稅、國際化的微圖提供商的VEER網站也已無法正常打開。

  同日,國家版權局專門發表公告要求,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,規范版權運營,合法合理維權,不得濫用權利。國家版權局表示,其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“劍網2019”專項行動,進一步規范圖片市場版權秩序。

  調查 視覺中國平均每天15.6起官司

  每天打官司15.6起 萬件訴訟中八成是原告

  視覺中國號稱是以“視覺內容”生產、傳播和版權交易為核心的互聯網科技文創公司。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不完全統計,過去5年中,其官司近萬件。這些數據也揭開了視覺中國真正的盈利模式。

  公開資料顯示,視覺中國盈利模式中有一項為“為內容生態中的生產者與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權交易和增值服務”。另據視覺中國財報數據顯示, 2018年前三季度視覺中國“視覺內容與服務”板塊收入佔上市公司總收入81.81%,實現營業收入5.7億元,同比增長34.48%,該業務實現淨利潤2.3億元,同比增長43.74%。隨著利潤和營收增長的還有視覺中國的訴訟案件數量。

  北京青年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,視覺中國旗下的漢華易美和華蓋創意涉及的裁判文書數量均超4000件。其中,僅2018年,上述兩家企業裁判文書總量就達3348件,比2017年的1831件,增長了45.31%。

  此外,在超過八成的案件中,兩家公司是作為原告提起訴訟的,案由以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和著作權權屬、侵權糾紛為主,佔比超過八成。

  另據裁判文書收錄網站Openlaw的數據顯示,與“視覺中國”關鍵詞有關的法律訴訟,2018年全年共有2968起,2017年更是達到了5676起,也就是說,這兩年平均每天視覺中國就有15.6起官司要打。

  圖片交易難查記錄 攝影師:不知道賣了多少錢

  攝影師王強(化名)告訴北青報記者,像視覺中國、東方IC這種圖片網站,一般都有自己的簽約攝影師或者機構,他們會上傳一部分照片,但大部分照片是注冊用戶上傳的,注冊用戶中除了個人還有一些機構。視覺中國這種圖片網站並不是生產照片的公司,他們只是版權代理機構,網站上的照片署的版權擁有人往往也不是視覺中國。

  對於上傳照片的人來說,照片銷售出去以后上傳者才可以拿到分成。據王強介紹,視覺中國剛創立的時候,分成比例是五五分賬,視覺中國和版權人平分,后來變成了七三分、八二分,“視覺中國拿收入的大頭,攝影師拿小頭”。

  那麼照片上傳者如何知道自己的照片是否銷售出去、賣了多少錢呢?王強介紹,上傳者名下有一個賬號,可以通過這個賬號去看銷售記錄,但該數據上傳者自己無法核實,因此一些攝影師會懷疑自己的照片被賣了卻沒拿到錢,“這是常有的事情,其實不止視覺中國、東方IC等網站,隻要銷售圖片的公司都會產生這種糾紛。”

  在照片的價格上,王強表示,定價權是協商的,定價權可以在上傳者自己手裡,比如簽約的時候自己說照片賣多少錢一張,然后根據銷售量分成。但是絕大部分定價權在視覺中國,所以有時候照片具體賣多少錢,上傳者並不知曉。

  攝影師郭先生也表示,他也在視覺中國上傳過照片,當時的分成機制是五五分,通過系統可以看見哪張照片被下載了多少次,但看不到詳細交易記錄,他收到的報酬是按月計算的,並不清楚每一張照片賣了多少錢。

  9張圖片索賠18萬元 醫療機構房地產商中招

  李先生是一名自媒體編輯,他就曾經先后遭遇了視覺中國和全景網絡的“維權信”。“我們在一篇文章中用了兩張圖片,這兩張圖片是被採訪對象提供的。但是大約過了半年,就接到了視覺中國發來的律師函,稱我們的圖片侵權,要求賠償。”李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,在與視覺中國代表的溝通中,對方一直建議其購買圖片合作套餐,並表示如果購買上述服務,侵權圖片可以算作服務部分,不用額外支付賠償。

 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,2017年4月,視覺中國曾將騰訊告上法庭,稱其在微信企業賬戶及新浪官方微博中,未經許可使用了9張視覺中國擁有版權的圖片,要求騰訊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18萬元。

  對此,騰訊辯稱,在其他網站上也有不同水印的涉案圖片,不能証明視覺中國享有圖片的著作權。但最終,法院判決騰訊賠償視覺中國4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