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,关注科技、手机、电脑、智能硬件、电脑知识!
当前位置:主页 > 建站 > 美文欣赏 >

美文赏析:荆棘载途 不泯风骨

导读:

  古今中外,鉴往知来,历史总是以最客观严明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的眼前。然而,历史的评判往往是贬褒不

  古今中外,鉴往知来,历史总是以最客观严明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的眼前。然而,历史的评判往往是贬褒不一的。就荆轲刺秦来说,有“易水流的尽,荆卿名不消”这样的赞美,自然就会有“燕赵多奇士,惜哉亦虚名”这样的讨伐。那么荆轲这惊心动魄的成与败到底该归咎何处?以我而言,成败皆定于其秉性。

  有史学家曾说,刺秦之事的起始本身就是个错误,其实诚不尽然。即使纵观上下五千年,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,但以彼时战国的角度来看,每一个小国的故拥国土都是一片家园,不可分割,更不可和他国混为一谈。归顺,在实质意义上便是降服,便是败了。所以在这革灭殆尽之际,刺秦是不得已中的上上策。

  对于这个上上策,荆轲本人是持赞成态度的。他此行的理由很简单:救国。不同于其他著名刺客,荆轲刺秦的本意是出于国难当头,身为唯一有能力寄众望于一身救国的他有站出来的这个责任。专诸聂政等人的刺杀大业皆是为了一句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这样的行径才可称为不计后果的不顾一切。文章在开头交代过,荆轲本身便是位有思想见识的谋士,他并非凭着一腔热血为知己复仇或为报恩献身。此策也实属无奈之举,此等鲁莽也其实是深思熟虑过的鲁莽。

  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易水一别,昔人便永远成了昔人。临行的豪迈放歌,一骑风尘,即便面前是万丈深渊永不复返,即便他的夙愿终将不了而泅游于此。但他是一名勇士,秉性的驱使让他情不自禁的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,仿佛这是他的使命。这样的奋不顾身,为他自己的国家争取了最后的一搏,也赢得了最后的尊严。荆轲的胜就在于此。

  但这自尊自强,也终将毁灭他的一切努力。荆轲自知武功并非过人,所以才要坚持等待朋友的相助,以他的谋略和一位武功高强的得力助手,破秦尚为可待。但令人难以释怀的是,经过这么一番周折的准备,荆轲竟然败在无能太子的一句无脑挑衅上。他需要证明自己,需要挽回自尊,这羞辱他无法忍受一分一毫,所以明知前路是条不归路,也一定要踏上去。有时候人性就是这么的难以捉摸,仅凭一人之力也的确难以力挽狂澜。于是他的败亦在于此。

  比起英勇无畏,我更愿意用精神无疆来形容荆轲。满腔热忱易得,风骨魁奇难求。抛开输赢,无论胜败,这样的精神力量实属值得欣赏。如果说荆轲刺秦只是一粒石卵,在历史长河中激起涟漪但终将散去,那么他的这份执念会乘风破浪,沉入水底却有迹可循。(作者 青岛十七中 焦思瑜 )